第223章 落水而亡
關燈
小
中
大
第223章 落水而亡
劉故並非不知道詹師廬此次率領匈奴精銳離開王庭征討安息可能從此一去不覆返, 但他不敢賭也不能賭,因為這個賭即便贏了對他而言也沒有好處, 輸了卻必須付出全族性命!
所以,詹師廬離開後不久,他立刻寫信給漢皇帝,同時裹挾王庭數萬人穿越漫漫荒漠前往大漢邊境的受降城,希望成為大漢的一部分,如果還能被漢皇帝冊封為匈奴單於,就再好不過。
畢竟,他在匈奴王庭已經是左賢王,若不是確定地位沒有更進一步的可能, 也不會做如此危險的決定。
“不知詹師廬收到我背叛匈奴的消息後, 會是什麽反應。”
遷徙途中,劉故喃喃自語。
此刻, 漢人皇帝在邊境建造的受降城已隱約在望。
……
受降城之戰距今已有兩年時間。
為了紀念受降城之戰的勝利,同時也是為了更好地吸納從匈奴投奔而來的百姓,漢帝國在受降城之戰結束後又繼續修建這座城市,將外城加固加高、內城詳細規劃, 受降城周邊也建造了多個村落聚居,接近水源的肥沃土地開墾為農田,相對比較貧瘠的土地留作放牧。
因此,當劉故率領王庭數萬人進入距離受降城有十多裏的郊外時,看到的已經是炊煙裊裊、雞犬相聞的熱鬧村落景象。
聚居此地的人們很快註意到這支數量規模相當龐大的匈奴遷徙隊伍。
擔心被攻擊的老弱婦孺們趕忙緊閉門戶,不敢外出,平日農閑時會接受簡單軍事訓練的壯漢手持棍棒, 戰戰兢兢地守在家門前。
另有部分原匈奴右賢王部的百姓上前,用已略帶生疏的匈奴語言和劉故的隊伍搭話。
得知這些人來自匈奴王庭、即將去往受降城投降大漢, 如今已經是大漢百姓的原右賢王部成員頓時松了口氣,哈哈大笑道:“大漢皇帝陛下是真正的神,他對我們像對漢人一樣。”
“真的嗎?”
畏懼少年單於的殘暴而追隨左賢王投奔大漢的王庭眾人不敢輕易相信。
原右賢王部成員們見狀也不再多說,為他們指名通往受降城的道路。
……
收到匈奴左賢王且鞮侯抵達受降城附近的消息時,公孫敖大驚,趕忙詢問趙破奴:“冠軍侯可有說什麽時候來受降城?”
“我怎麽知道?”
趙破奴一臉委屈。
一旁的路博德不滿哼聲:“我的能力雖然遠不如冠軍侯,卻也曾多次獨立帶兵獲勝,何況此次我眾敵寡,即便匈奴左賢王的投降包藏禍心,我們也能輕松克敵制勝!”
“說得這麽輕巧,萬一輸了怎麽辦?”
公孫敖不敢掉以輕心。
他已經輸過一次,要是再輸就——
“不可能會輸!”
路博德自信滿滿。
趙破奴也覺得公孫敖是杞人憂天:“匈奴早已不是當年的匈奴,合騎侯不要總是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我這不是……算了算了,既然你們一個個信心十足,我也不好再多說。”
公孫敖收起擔憂,外出巡視。
公孫敖走後,趙破奴也迅速離開,留下路博德一人對著詳細描繪受降城周邊地形地貌的堪輿圖仔細思考研究。
——別看在公孫敖面前自信滿滿,路博德心中其實也充滿忐忑。
……
……
深宮長大的劉髆突然想探望與他並無密切往來的劉胥的原因很快被找到——有人收了劉胥下屬的賄賂在劉髆面前主動提起此事,試圖利用五皇子的天真善良幫助劉胥離開囚籠,返回廣陵封國。
“想不到劉胥這樣的人也有忠心不二的下屬。”
查出真相的李令月感慨嘆息。
上官婉兒聞言,笑道:“再殘暴的人都會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何況廣陵王殿下對主動攀附他迎合他的人向來不吝賞賜。”
“也對,至少廣陵國境內的巫覡們是個個盼望他早日返回封國。”
說到這裏,李令月對霍光道:“子孟,有件事情可能需要你幫我——”
“子孟願為殿下效勞。”
無須挑明,霍光已經猜到皇太女的心思,行禮後退出。
……
霍光出宮後,很快找到江充。
江充見霍光親臨,曉得必有宮中有棘手且緊要的事情交代,雙手垂立,屏息凝神。
霍光見狀,直言道:“廣陵王殿下近來很不安分。”
“此話當真?”
“他的心腹為了讓他脫困回國一再給五皇子殿下身邊的人送賄賂,試圖引誘五皇子在陛下面前為廣陵王美言,放廣陵王回封國。”
“那五皇子殿下——”
“五皇子殿下年紀尚小,還沒有覺察到異樣,但是我們——”
霍光意味深長地看著江充。
江充垂頭,低聲道:“……做了這件事,我是不是必死無疑?”
“從你被陛下任命為繡衣使者開始,你就只剩一個結局。”
霍光擡手,拍了拍江充的肩膀:“順從陛下,至多不過一人身死,忤逆陛下,三族俱滅。”
“……所言甚是。”
江充惆悵地低下頭。
他早就是個沒有退路的亡命徒,又何必妄想死有全屍?
想到這裏,江充心中也有了決定,恭敬送走霍光後,隨即前往廣陵王劉胥“養病”的處所。
“殿下,繡衣使者江充前來探望!”
……
……
清晨時分,廣陵王劉胥昨夜突然瘋病發作追逐月亮落水身亡的噩耗傳入未央宮,劉徹流下眼淚,怒斥道:“為什麽會發生這種事情!不是說胥兒的瘋病只需靜養就能很快痊愈?看護他的奴婢們為什麽沒能拉住他!攔住他!”
“陛下息怒!陛下息怒!”
眾人紛紛下跪,請求皇帝不要生氣。
“……朕沒有生你們任何人的氣!朕是在生自己的氣!胥兒雖然不是個聰明可愛的孩子,到底也是朕的骨肉……朕……朕真沒想到朕竟然會……”
說到這裏,劉徹眼中隱約有淚光閃爍:“傳令下去,胥兒的後事按諸侯王該有的規格處理,不能有絲毫差錯怠慢!”
“喏。”
“姣兒才生下孩子,正需要休養,不必通知她前往吊唁。”
“喏。”
“奉命看護胥兒卻沒能阻止悲劇的廢物們,全部——送去下面向胥兒賠罪!”
“喏。”
……
詔令發布,劉胥的葬禮隨之舉行。
諸侯王們紛紛或趕來京城表達自己的哀悼悲傷之情,或是在封地上奏,請陛下不要因此事太過悲傷,言辭誠懇,情深意切,仿佛對劉胥有血濃於水的感情。
長安城內的吊唁過後,棺槨載著經過防腐處理的劉胥返回廣陵王宮,以諸侯王禮節安葬。
隨後,宮中馬不停蹄地為皇太女的兩個女兒籌備滿月宴席。
前幾天還在劉胥的靈堂裏哭得泣不成聲的諸侯王們紛紛盛裝出席兩位小翁主的滿月宴席,並在滿月席上看著繈褓中如珠玉般美麗可愛的嬰孩,爭先恐後地恭維討好。
包括諸侯王們在內的朝臣們的恭維討好讓本就堅信兩個女嬰是天上女仙降生人間的劉徹越發得意,摸著發白的胡須宣布修建明光宮紀念自己修仙多年終於得上天賜下長生契機。
“陛下所言極是。”
朝臣們努力附和皇帝。
諸侯王們也無不努力讓自己露出笑容,諂媚道:“陛下天縱奇才,將大漢江山治理得風調雨順,又修仙虔誠專註,必定可以白日飛升,長生不老。”
“你們這些話說得可是真心?”
劉徹微笑地看著趕來長安的幾位諸侯王們。
諸侯王們頓時後背一陣發涼,仿佛有毒蛇貼著脊柱往上爬:“……自然是真心!真心!”
“真心話嗎?”
劉徹嘲諷一笑,走到兩個女嬰面前,看著酣睡的臉龐,柔聲道:“世間還能真心對朕的人不超過十個。”
“陛下,臣等……”
“不用強調你們的忠誠,因為真正的忠誠不需要強調。”
說話間,劉徹目光慈愛地看著劉鵬和劉鳳:“鵬兒和鳳兒平日裏從不說什麽忠誠真心,但是朕知道他們對朕是真心的。”
“大父~”
劉鳳聞言,仰頭看劉徹,帶著可愛的笑容。
“今日是你的兩個妹妹的滿月宴,朕允許你比平日多吃一碗乳酪酥山。”
“真的嗎?”
劉鳳下意識看了眼李令月:“可是母親說——”
“父皇已開金口,女兒哪敢不從。”
李令月微笑著,讓宮人給劉鵬、劉鳳各端上滿滿一碗乳酪酥山。
“謝母親。”
劉鵬本就性情穩重,如今又虛歲滿十一,即便喜歡甜食也是先謝恩再領受。
劉鳳見狀,跟著一起行禮謝恩,然後雙手捧過晶瑩剔透又冰涼舒爽的乳酪酥山。
“小小年紀就如此懂禮節知進退,不愧是朕最喜愛的孫輩。”
劉徹越發滿意兩個孩子的表現,並一視同仁地給劉髆和劉進也各賞賜了乳酪酥山。
“謝父皇!”
“謝陛下!”
……
……
長安歡宴的同一時間,劉故率領的包括大量匈奴王庭貴族在內的數萬人的隊伍終於抵達大漢建在北境的受降城。
看到匈奴人如約來到,受降城內的公孫敖、路博德和趙破奴三人露出緊張神色。
雖然他們早就收到左賢王的信和皇帝的詔書,知道將有大批匈奴人前來投降大漢,但是——
匈奴左賢王昔日出使長安留下狡猾多變的名聲,誰敢保證他此次率部投降是真心誠意而非包藏禍心。
思來想去許久,三人最終決定推公孫敖出城迎接。
“合騎侯,你是我們三人中資歷最深、地位最高的。”
“……”
公孫敖無語,硬著頭皮率小隊人馬出城,面對整裝而來的匈奴人,努力擠出笑容:“左賢王殿下,多年不見,別來無恙。”
“合騎侯也是別來無恙。”
發現迎接自己的人是合騎侯公孫敖,劉故頓時笑容明媚:“當日在受降城前,合騎侯趁黎明將至率部襲擊大單於軍營,何等大膽勇敢!”
“可惜失敗了。”
公孫敖幹笑。
劉故道:“大單於出戰至今基本沒有輸過。”
“那我……我……”
“輸給大單於,合騎侯不必感到羞愧。”
說話間,劉故率領多位匈奴貴族下馬,與公孫敖在受降城前臨時搭建的帳篷裏討論數萬匈奴人的安置工作。
因為沒想到以狡詐多變聞名長安的匈奴左賢王有快人快語的一面,公孫敖等三人事前並沒有就匈奴人的安置工作達成預案,以至於公孫敖此刻與劉故討論匈奴人的安置時處處被動,險些被劉故占盡便宜。
所幸這裏是受降城,大漢掌握著絕對的天時地利優勢,劉故又有意從大漢盡可能多地得到好處,公孫敖才不至於在談判時全面落入下風。
天黑時分,談判初次達成協議,劉故依照約定讓隨他而來的匈奴人就地修整,自己也留在受降城外。
公孫敖返回城中,將談判時幾乎全程落下風的窘迫告訴兩人,嘆息道:“匈奴這位左賢王果然是厲害角色。”
“那我們現在怎麽辦?”趙破奴問。
路博德想了一下,決定將這邊的情況連夜上報長安。
信件發出後,三人又徹夜不眠的商討對策,盡一切可能將此事拖到冠軍侯來受降城。
……
霍去病在去往受降城途中收到路博德等三人的信函,看過以後,得知三人已經對上匈奴左賢王並在安置談判中被左賢王以各種手段牽制欺壓,於是命信使繼續前行,將三人書信送往長安,自己則快馬加鞭趕往受降城。
“喏!”
信使得令,急速前往長安,於三天後將信件送到李令月面前。
……
……
“劉故的速度居然這麽快?”
收到信件,李令月皺眉。
她深知劉故性情,看似隨意瀟灑其實野心勃勃,最大的弱點是謀算太深做事瞻前顧後不敢輕易冒險,所以特意安排路博德三人去受降城接引劉故,沒想到——
這三人竟毫無配合默契。
“還好武將學堂近些年培養出大量年輕將官,下一個對手又是不擅戰爭的身毒,否則……”
戰場瞬息萬變,普遍存在“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情況,何況身毒離長安有萬裏之遙,倘若出現前線將軍們不願相互配合、各自為戰的問題,後果不堪設想。
想到這裏,李令月也不由微微冷汗。
隨後,中常侍入內,請她盡快去大殿討論遠征身毒的漢軍的主要將領的任命。
“父皇已經定下出兵身毒的時間?”
李令月明知故問。
“陛下以為,如今正是最好的時候。”
中常侍討好地笑著,請皇太女隨他前去。
李令月想了一下,命人把劉鵬叫來,有意讓已經年過十歲的他旁聽國事。
“謝母親。”
劉鵬興奮無比,稚氣未脫的臉上鬥志昂揚。
劉鳳聞言,抓著李令月的衣服:“鳳兒也要!鳳兒保證乖乖聽話,不吵不鬧!母親,你就讓鳳兒也一起過去好不好?”
“……好吧。”
李令月被劉鳳磨得一臉無奈,只得答應,左手牽著劉鳳,右手抱著霍去病臨行前與她連日討論做出的關於遠征身毒的軍事任命的草稿,身後跟著小小年紀已經步伐沈穩的劉鵬,進入宣室殿。
……
“父皇——”
“嗯。”
劉徹點點頭,讓女兒起身,目光落在劉鵬和劉鳳身上:“鵬兒,鳳兒,你們怎麽……”
“稟陛下,我們兄弟二人渴望早日長大為國分憂,央求母親帶我們來宣室殿,還請陛下千萬不要責怪母親。”
劉鵬擔心劉徹責備母親和弟弟,搶先請罪。
“你們小小年紀就有為國分憂之心,朕怎麽可能怪罪你們?”
劉徹慈愛地看著兩個孫輩,示意宮人給他們加墊子。
“謝陛下!”
兩個孩子齊聲道——宣室殿是皇帝和重臣們議論國家大事的地方,允許孩子們留下已屬破例,若再使用“大父”這等過分親昵的稱呼,難免引來迂腐儒臣們的非議。
……
坐序即已確定,劉徹隨即看了李令月一眼。
李令月會意,命中常侍鋪開將身毒地區也包含入內的大漢及周邊諸國堪輿圖,指著位於大夏地區東南和大漢西南夷的西南方向的廣袤區域道:“這便是身毒地區。”
隨後,李令月向眾臣大概介紹身毒地區的物產和氣候。
得知身毒地區擁有千裏平原沃土,大部分地區都氣候炎熱可以種植甘柘、農作物一年三熟、珍稀香料遍地,地下還有大量黃金礦藏,朝臣們紛紛露出熱切眼神,紛紛感慨身毒人擁有天賜的好地方。
“……可惜身毒人並不珍惜天命的恩賜。”
李令月語調一轉,開始歷數身毒人的種種陋習,尤其是種族制度。
“身毒統治者將身毒人分為婆羅門、剎帝利、吠奢、戌陀羅四個種姓,不同種姓的人不能通婚成親,每個種姓的人都只能從事歷代規定的這個種姓可以從事的職業,不可僭越……身毒人不喜文字,迷戀祭祀,家中稍有財物便要拿去供奉神靈……女子成年後身體須多處穿刺打孔,表示對丈夫的臣服……若丈夫去世,婦人將離群索居,甚至火焚殉葬……”
聽到這裏,儒臣們勃然大怒。
“身毒擁有如此沃土,習俗卻比蠻夷更加蠻夷!簡直不可想象!”
“自古以來,身體發膚受之父母,怎可輕易穿刺損傷!”
“不許女子喪夫後再行婚嫁已是有悖人倫,竟然還要火焚殉葬,何等野蠻殘暴愚昧!”
……
看到儒臣們對身毒陋習如此義憤填膺,李令月欣然一笑,命回京輪休的李禹向眾人闡述從大月氏人那邊得到的身毒諸國的武力表現。
“大月氏人說,身毒各國不僅日常將人分為四個種姓,軍隊也分成不同的種姓。婆羅門從不踏足戰爭,留在後方祈禱神靈,剎帝利在軍中通常最低也是軍官,地位最低的戌陀羅以及比戌陀羅更低的賤民就只能作為最底層的普通士卒,待遇極差,立功以後也通常無法得到擢升。他們的軍隊因此在戰場上總是不堪一擊……”
李禹略帶遲鈍的敘述讓大漢眾臣都大開眼界。
雖然無法做到絕對的賞罰分明,但大漢向來厚賞重用對國家有用的人才,如今更是推出科舉、創辦武將學校,盡一切可能確保大漢疆域內有能力的人不論出身貴賤高低可以得到朝廷重用。
身毒地區的種姓決定一切的制度,在早已習慣人才不分男女貴賤的大漢群臣眼中簡直無法理喻。
“種姓制度這種東西真的有存在的必要嗎?”
“生來就要受這些痛苦的身毒人實在是太苦了!”
“可惜身毒離大漢太過遙遠,否則我們……”
之前聽皇太女講述身毒地區的豐饒物產、肥沃土地時,部分朝臣就已生出將身毒地區收入大漢疆域的心思,如今得知身毒地區的普通百姓生活水深火熱、軍隊因為種姓制度毫無戰鬥力,連秉持儒家王道思想的儒臣們也都覺得大漢或許應該進入身毒,廢除盤踞此地千年的鄙陋習俗,推廣儒家教化。
見朝臣們不論文武都表現出對身毒地區的強烈欲望,劉徹悠悠道:“……進入身毒、廢除陋習、推廣教化可能並沒有你們以為得那麽艱難。”
早就知道皇帝有心謀取身毒的幾名近臣聞言,配合問道:“我等愚昧,還請陛下明示。”
“你們看——”
劉徹接過手杖,在堪輿圖上左右劃動:“據大月氏人交代,在大夏東南方向有一道山谷豁口可以輕松進入身毒地區的北部,貴霜翕侯就是通過這條道路進入身毒的。”
“可是——”
“貴霜翕部進入身毒地區後一路侵占大量土地,已經建立名為貴霜的國家。”
“啊?”
眾臣大驚。
以大月氏人的戰鬥力居然短短幾年就在身毒地區站穩腳跟甚至建國,可見身毒人的軍隊確實不堪一擊。
“此外,西南方向也有一條路線可以進入身毒地區的南方。”
劉徹揮舞手杖,指向滇國、交趾郡一帶:“據往來身毒南部和這兩處的商賈所言,這兩處土地的氣候與身毒南方極為相近,均是四季無冬,潮濕悶熱、瘴氣橫行。”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劉故並非不知道詹師廬此次率領匈奴精銳離開王庭征討安息可能從此一去不覆返, 但他不敢賭也不能賭,因為這個賭即便贏了對他而言也沒有好處, 輸了卻必須付出全族性命!
所以,詹師廬離開後不久,他立刻寫信給漢皇帝,同時裹挾王庭數萬人穿越漫漫荒漠前往大漢邊境的受降城,希望成為大漢的一部分,如果還能被漢皇帝冊封為匈奴單於,就再好不過。
畢竟,他在匈奴王庭已經是左賢王,若不是確定地位沒有更進一步的可能, 也不會做如此危險的決定。
“不知詹師廬收到我背叛匈奴的消息後, 會是什麽反應。”
遷徙途中,劉故喃喃自語。
此刻, 漢人皇帝在邊境建造的受降城已隱約在望。
……
受降城之戰距今已有兩年時間。
為了紀念受降城之戰的勝利,同時也是為了更好地吸納從匈奴投奔而來的百姓,漢帝國在受降城之戰結束後又繼續修建這座城市,將外城加固加高、內城詳細規劃, 受降城周邊也建造了多個村落聚居,接近水源的肥沃土地開墾為農田,相對比較貧瘠的土地留作放牧。
因此,當劉故率領王庭數萬人進入距離受降城有十多裏的郊外時,看到的已經是炊煙裊裊、雞犬相聞的熱鬧村落景象。
聚居此地的人們很快註意到這支數量規模相當龐大的匈奴遷徙隊伍。
擔心被攻擊的老弱婦孺們趕忙緊閉門戶,不敢外出,平日農閑時會接受簡單軍事訓練的壯漢手持棍棒, 戰戰兢兢地守在家門前。
另有部分原匈奴右賢王部的百姓上前,用已略帶生疏的匈奴語言和劉故的隊伍搭話。
得知這些人來自匈奴王庭、即將去往受降城投降大漢, 如今已經是大漢百姓的原右賢王部成員頓時松了口氣,哈哈大笑道:“大漢皇帝陛下是真正的神,他對我們像對漢人一樣。”
“真的嗎?”
畏懼少年單於的殘暴而追隨左賢王投奔大漢的王庭眾人不敢輕易相信。
原右賢王部成員們見狀也不再多說,為他們指名通往受降城的道路。
……
收到匈奴左賢王且鞮侯抵達受降城附近的消息時,公孫敖大驚,趕忙詢問趙破奴:“冠軍侯可有說什麽時候來受降城?”
“我怎麽知道?”
趙破奴一臉委屈。
一旁的路博德不滿哼聲:“我的能力雖然遠不如冠軍侯,卻也曾多次獨立帶兵獲勝,何況此次我眾敵寡,即便匈奴左賢王的投降包藏禍心,我們也能輕松克敵制勝!”
“說得這麽輕巧,萬一輸了怎麽辦?”
公孫敖不敢掉以輕心。
他已經輸過一次,要是再輸就——
“不可能會輸!”
路博德自信滿滿。
趙破奴也覺得公孫敖是杞人憂天:“匈奴早已不是當年的匈奴,合騎侯不要總是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我這不是……算了算了,既然你們一個個信心十足,我也不好再多說。”
公孫敖收起擔憂,外出巡視。
公孫敖走後,趙破奴也迅速離開,留下路博德一人對著詳細描繪受降城周邊地形地貌的堪輿圖仔細思考研究。
——別看在公孫敖面前自信滿滿,路博德心中其實也充滿忐忑。
……
……
深宮長大的劉髆突然想探望與他並無密切往來的劉胥的原因很快被找到——有人收了劉胥下屬的賄賂在劉髆面前主動提起此事,試圖利用五皇子的天真善良幫助劉胥離開囚籠,返回廣陵封國。
“想不到劉胥這樣的人也有忠心不二的下屬。”
查出真相的李令月感慨嘆息。
上官婉兒聞言,笑道:“再殘暴的人都會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何況廣陵王殿下對主動攀附他迎合他的人向來不吝賞賜。”
“也對,至少廣陵國境內的巫覡們是個個盼望他早日返回封國。”
說到這裏,李令月對霍光道:“子孟,有件事情可能需要你幫我——”
“子孟願為殿下效勞。”
無須挑明,霍光已經猜到皇太女的心思,行禮後退出。
……
霍光出宮後,很快找到江充。
江充見霍光親臨,曉得必有宮中有棘手且緊要的事情交代,雙手垂立,屏息凝神。
霍光見狀,直言道:“廣陵王殿下近來很不安分。”
“此話當真?”
“他的心腹為了讓他脫困回國一再給五皇子殿下身邊的人送賄賂,試圖引誘五皇子在陛下面前為廣陵王美言,放廣陵王回封國。”
“那五皇子殿下——”
“五皇子殿下年紀尚小,還沒有覺察到異樣,但是我們——”
霍光意味深長地看著江充。
江充垂頭,低聲道:“……做了這件事,我是不是必死無疑?”
“從你被陛下任命為繡衣使者開始,你就只剩一個結局。”
霍光擡手,拍了拍江充的肩膀:“順從陛下,至多不過一人身死,忤逆陛下,三族俱滅。”
“……所言甚是。”
江充惆悵地低下頭。
他早就是個沒有退路的亡命徒,又何必妄想死有全屍?
想到這裏,江充心中也有了決定,恭敬送走霍光後,隨即前往廣陵王劉胥“養病”的處所。
“殿下,繡衣使者江充前來探望!”
……
……
清晨時分,廣陵王劉胥昨夜突然瘋病發作追逐月亮落水身亡的噩耗傳入未央宮,劉徹流下眼淚,怒斥道:“為什麽會發生這種事情!不是說胥兒的瘋病只需靜養就能很快痊愈?看護他的奴婢們為什麽沒能拉住他!攔住他!”
“陛下息怒!陛下息怒!”
眾人紛紛下跪,請求皇帝不要生氣。
“……朕沒有生你們任何人的氣!朕是在生自己的氣!胥兒雖然不是個聰明可愛的孩子,到底也是朕的骨肉……朕……朕真沒想到朕竟然會……”
說到這裏,劉徹眼中隱約有淚光閃爍:“傳令下去,胥兒的後事按諸侯王該有的規格處理,不能有絲毫差錯怠慢!”
“喏。”
“姣兒才生下孩子,正需要休養,不必通知她前往吊唁。”
“喏。”
“奉命看護胥兒卻沒能阻止悲劇的廢物們,全部——送去下面向胥兒賠罪!”
“喏。”
……
詔令發布,劉胥的葬禮隨之舉行。
諸侯王們紛紛或趕來京城表達自己的哀悼悲傷之情,或是在封地上奏,請陛下不要因此事太過悲傷,言辭誠懇,情深意切,仿佛對劉胥有血濃於水的感情。
長安城內的吊唁過後,棺槨載著經過防腐處理的劉胥返回廣陵王宮,以諸侯王禮節安葬。
隨後,宮中馬不停蹄地為皇太女的兩個女兒籌備滿月宴席。
前幾天還在劉胥的靈堂裏哭得泣不成聲的諸侯王們紛紛盛裝出席兩位小翁主的滿月宴席,並在滿月席上看著繈褓中如珠玉般美麗可愛的嬰孩,爭先恐後地恭維討好。
包括諸侯王們在內的朝臣們的恭維討好讓本就堅信兩個女嬰是天上女仙降生人間的劉徹越發得意,摸著發白的胡須宣布修建明光宮紀念自己修仙多年終於得上天賜下長生契機。
“陛下所言極是。”
朝臣們努力附和皇帝。
諸侯王們也無不努力讓自己露出笑容,諂媚道:“陛下天縱奇才,將大漢江山治理得風調雨順,又修仙虔誠專註,必定可以白日飛升,長生不老。”
“你們這些話說得可是真心?”
劉徹微笑地看著趕來長安的幾位諸侯王們。
諸侯王們頓時後背一陣發涼,仿佛有毒蛇貼著脊柱往上爬:“……自然是真心!真心!”
“真心話嗎?”
劉徹嘲諷一笑,走到兩個女嬰面前,看著酣睡的臉龐,柔聲道:“世間還能真心對朕的人不超過十個。”
“陛下,臣等……”
“不用強調你們的忠誠,因為真正的忠誠不需要強調。”
說話間,劉徹目光慈愛地看著劉鵬和劉鳳:“鵬兒和鳳兒平日裏從不說什麽忠誠真心,但是朕知道他們對朕是真心的。”
“大父~”
劉鳳聞言,仰頭看劉徹,帶著可愛的笑容。
“今日是你的兩個妹妹的滿月宴,朕允許你比平日多吃一碗乳酪酥山。”
“真的嗎?”
劉鳳下意識看了眼李令月:“可是母親說——”
“父皇已開金口,女兒哪敢不從。”
李令月微笑著,讓宮人給劉鵬、劉鳳各端上滿滿一碗乳酪酥山。
“謝母親。”
劉鵬本就性情穩重,如今又虛歲滿十一,即便喜歡甜食也是先謝恩再領受。
劉鳳見狀,跟著一起行禮謝恩,然後雙手捧過晶瑩剔透又冰涼舒爽的乳酪酥山。
“小小年紀就如此懂禮節知進退,不愧是朕最喜愛的孫輩。”
劉徹越發滿意兩個孩子的表現,並一視同仁地給劉髆和劉進也各賞賜了乳酪酥山。
“謝父皇!”
“謝陛下!”
……
……
長安歡宴的同一時間,劉故率領的包括大量匈奴王庭貴族在內的數萬人的隊伍終於抵達大漢建在北境的受降城。
看到匈奴人如約來到,受降城內的公孫敖、路博德和趙破奴三人露出緊張神色。
雖然他們早就收到左賢王的信和皇帝的詔書,知道將有大批匈奴人前來投降大漢,但是——
匈奴左賢王昔日出使長安留下狡猾多變的名聲,誰敢保證他此次率部投降是真心誠意而非包藏禍心。
思來想去許久,三人最終決定推公孫敖出城迎接。
“合騎侯,你是我們三人中資歷最深、地位最高的。”
“……”
公孫敖無語,硬著頭皮率小隊人馬出城,面對整裝而來的匈奴人,努力擠出笑容:“左賢王殿下,多年不見,別來無恙。”
“合騎侯也是別來無恙。”
發現迎接自己的人是合騎侯公孫敖,劉故頓時笑容明媚:“當日在受降城前,合騎侯趁黎明將至率部襲擊大單於軍營,何等大膽勇敢!”
“可惜失敗了。”
公孫敖幹笑。
劉故道:“大單於出戰至今基本沒有輸過。”
“那我……我……”
“輸給大單於,合騎侯不必感到羞愧。”
說話間,劉故率領多位匈奴貴族下馬,與公孫敖在受降城前臨時搭建的帳篷裏討論數萬匈奴人的安置工作。
因為沒想到以狡詐多變聞名長安的匈奴左賢王有快人快語的一面,公孫敖等三人事前並沒有就匈奴人的安置工作達成預案,以至於公孫敖此刻與劉故討論匈奴人的安置時處處被動,險些被劉故占盡便宜。
所幸這裏是受降城,大漢掌握著絕對的天時地利優勢,劉故又有意從大漢盡可能多地得到好處,公孫敖才不至於在談判時全面落入下風。
天黑時分,談判初次達成協議,劉故依照約定讓隨他而來的匈奴人就地修整,自己也留在受降城外。
公孫敖返回城中,將談判時幾乎全程落下風的窘迫告訴兩人,嘆息道:“匈奴這位左賢王果然是厲害角色。”
“那我們現在怎麽辦?”趙破奴問。
路博德想了一下,決定將這邊的情況連夜上報長安。
信件發出後,三人又徹夜不眠的商討對策,盡一切可能將此事拖到冠軍侯來受降城。
……
霍去病在去往受降城途中收到路博德等三人的信函,看過以後,得知三人已經對上匈奴左賢王並在安置談判中被左賢王以各種手段牽制欺壓,於是命信使繼續前行,將三人書信送往長安,自己則快馬加鞭趕往受降城。
“喏!”
信使得令,急速前往長安,於三天後將信件送到李令月面前。
……
……
“劉故的速度居然這麽快?”
收到信件,李令月皺眉。
她深知劉故性情,看似隨意瀟灑其實野心勃勃,最大的弱點是謀算太深做事瞻前顧後不敢輕易冒險,所以特意安排路博德三人去受降城接引劉故,沒想到——
這三人竟毫無配合默契。
“還好武將學堂近些年培養出大量年輕將官,下一個對手又是不擅戰爭的身毒,否則……”
戰場瞬息萬變,普遍存在“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情況,何況身毒離長安有萬裏之遙,倘若出現前線將軍們不願相互配合、各自為戰的問題,後果不堪設想。
想到這裏,李令月也不由微微冷汗。
隨後,中常侍入內,請她盡快去大殿討論遠征身毒的漢軍的主要將領的任命。
“父皇已經定下出兵身毒的時間?”
李令月明知故問。
“陛下以為,如今正是最好的時候。”
中常侍討好地笑著,請皇太女隨他前去。
李令月想了一下,命人把劉鵬叫來,有意讓已經年過十歲的他旁聽國事。
“謝母親。”
劉鵬興奮無比,稚氣未脫的臉上鬥志昂揚。
劉鳳聞言,抓著李令月的衣服:“鳳兒也要!鳳兒保證乖乖聽話,不吵不鬧!母親,你就讓鳳兒也一起過去好不好?”
“……好吧。”
李令月被劉鳳磨得一臉無奈,只得答應,左手牽著劉鳳,右手抱著霍去病臨行前與她連日討論做出的關於遠征身毒的軍事任命的草稿,身後跟著小小年紀已經步伐沈穩的劉鵬,進入宣室殿。
……
“父皇——”
“嗯。”
劉徹點點頭,讓女兒起身,目光落在劉鵬和劉鳳身上:“鵬兒,鳳兒,你們怎麽……”
“稟陛下,我們兄弟二人渴望早日長大為國分憂,央求母親帶我們來宣室殿,還請陛下千萬不要責怪母親。”
劉鵬擔心劉徹責備母親和弟弟,搶先請罪。
“你們小小年紀就有為國分憂之心,朕怎麽可能怪罪你們?”
劉徹慈愛地看著兩個孫輩,示意宮人給他們加墊子。
“謝陛下!”
兩個孩子齊聲道——宣室殿是皇帝和重臣們議論國家大事的地方,允許孩子們留下已屬破例,若再使用“大父”這等過分親昵的稱呼,難免引來迂腐儒臣們的非議。
……
坐序即已確定,劉徹隨即看了李令月一眼。
李令月會意,命中常侍鋪開將身毒地區也包含入內的大漢及周邊諸國堪輿圖,指著位於大夏地區東南和大漢西南夷的西南方向的廣袤區域道:“這便是身毒地區。”
隨後,李令月向眾臣大概介紹身毒地區的物產和氣候。
得知身毒地區擁有千裏平原沃土,大部分地區都氣候炎熱可以種植甘柘、農作物一年三熟、珍稀香料遍地,地下還有大量黃金礦藏,朝臣們紛紛露出熱切眼神,紛紛感慨身毒人擁有天賜的好地方。
“……可惜身毒人並不珍惜天命的恩賜。”
李令月語調一轉,開始歷數身毒人的種種陋習,尤其是種族制度。
“身毒統治者將身毒人分為婆羅門、剎帝利、吠奢、戌陀羅四個種姓,不同種姓的人不能通婚成親,每個種姓的人都只能從事歷代規定的這個種姓可以從事的職業,不可僭越……身毒人不喜文字,迷戀祭祀,家中稍有財物便要拿去供奉神靈……女子成年後身體須多處穿刺打孔,表示對丈夫的臣服……若丈夫去世,婦人將離群索居,甚至火焚殉葬……”
聽到這裏,儒臣們勃然大怒。
“身毒擁有如此沃土,習俗卻比蠻夷更加蠻夷!簡直不可想象!”
“自古以來,身體發膚受之父母,怎可輕易穿刺損傷!”
“不許女子喪夫後再行婚嫁已是有悖人倫,竟然還要火焚殉葬,何等野蠻殘暴愚昧!”
……
看到儒臣們對身毒陋習如此義憤填膺,李令月欣然一笑,命回京輪休的李禹向眾人闡述從大月氏人那邊得到的身毒諸國的武力表現。
“大月氏人說,身毒各國不僅日常將人分為四個種姓,軍隊也分成不同的種姓。婆羅門從不踏足戰爭,留在後方祈禱神靈,剎帝利在軍中通常最低也是軍官,地位最低的戌陀羅以及比戌陀羅更低的賤民就只能作為最底層的普通士卒,待遇極差,立功以後也通常無法得到擢升。他們的軍隊因此在戰場上總是不堪一擊……”
李禹略帶遲鈍的敘述讓大漢眾臣都大開眼界。
雖然無法做到絕對的賞罰分明,但大漢向來厚賞重用對國家有用的人才,如今更是推出科舉、創辦武將學校,盡一切可能確保大漢疆域內有能力的人不論出身貴賤高低可以得到朝廷重用。
身毒地區的種姓決定一切的制度,在早已習慣人才不分男女貴賤的大漢群臣眼中簡直無法理喻。
“種姓制度這種東西真的有存在的必要嗎?”
“生來就要受這些痛苦的身毒人實在是太苦了!”
“可惜身毒離大漢太過遙遠,否則我們……”
之前聽皇太女講述身毒地區的豐饒物產、肥沃土地時,部分朝臣就已生出將身毒地區收入大漢疆域的心思,如今得知身毒地區的普通百姓生活水深火熱、軍隊因為種姓制度毫無戰鬥力,連秉持儒家王道思想的儒臣們也都覺得大漢或許應該進入身毒,廢除盤踞此地千年的鄙陋習俗,推廣儒家教化。
見朝臣們不論文武都表現出對身毒地區的強烈欲望,劉徹悠悠道:“……進入身毒、廢除陋習、推廣教化可能並沒有你們以為得那麽艱難。”
早就知道皇帝有心謀取身毒的幾名近臣聞言,配合問道:“我等愚昧,還請陛下明示。”
“你們看——”
劉徹接過手杖,在堪輿圖上左右劃動:“據大月氏人交代,在大夏東南方向有一道山谷豁口可以輕松進入身毒地區的北部,貴霜翕侯就是通過這條道路進入身毒的。”
“可是——”
“貴霜翕部進入身毒地區後一路侵占大量土地,已經建立名為貴霜的國家。”
“啊?”
眾臣大驚。
以大月氏人的戰鬥力居然短短幾年就在身毒地區站穩腳跟甚至建國,可見身毒人的軍隊確實不堪一擊。
“此外,西南方向也有一條路線可以進入身毒地區的南方。”
劉徹揮舞手杖,指向滇國、交趾郡一帶:“據往來身毒南部和這兩處的商賈所言,這兩處土地的氣候與身毒南方極為相近,均是四季無冬,潮濕悶熱、瘴氣橫行。”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